(A)企業本體
原本以實驗室耗材,及器材的銷售為主要業務,從民國95年開始,跨入實驗動物繁殖銷售及委託實驗。
主要為生醫通路產品及臨床前試驗服務二大類。
- 生醫通路產品主要為實驗室試劑、耗材及儀器設備,提供國內各大生物醫學研究單位、醫院及生技公司等之需求,占了進階70%的銷售額。
- 臨床前試驗服務,為產品在進入人體試驗前的一系列體內、體外之測試,以動物試驗為主,藉以建立產品的安全性資料。
- 30家。提供藥物生體可用率及生體相等性分析試驗、醫藥品的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等服務,可滿足醫藥品開發所需的服務需求。除此之外,尚有為數眾多的國外生技 CRO公司來台設立據點,承接國內外廠商委託研發服務案件。
小結:
- 公司從事多角化經營,往往會變成多慘化經營,管理階層面對的是有限資源如何有效分布。進階個人認為強項是生醫通路產品,這可用挖金礦來比喻,挖到金礦當然賺很多,但提供挖礦設備的公司也可以穩穩的賺。
- 但從事新的領域是挑戰也是轉機,但這部分還要持續觀察,台灣有相當多家CRO公司,特別還有國外的CRO公司。
(b)歷年股利
2008年才上市,所以看2008年之後數據較佳。
- 可看到2008年跟2019年配1塊是最低的兩次,其餘會在1.5~2.0間。
- 2018年EPS減少近一半,算是大幅衰退,探討原因為營率降低一半。
(c)歷年營收與獲利
1.營收:(億)
2019 Q2 |
2018 |
2017 |
2016 |
2015 |
2014 |
2.98 |
6.29 |
5.78 |
5.14 |
5.20 |
5.33 |
2013 |
2012 |
2011 |
|
|
|
5.29 |
4.70 |
4.97 |
|
|
|
2.營業利益(%)
2019 Q2 |
2018 |
2017 |
2016 |
2015 |
2014 |
8.75 |
7.82 |
14.0 |
14.5 |
16.4 |
16.6 |
2013 |
2012 |
2011 |
|
|
|
14.1 |
12.4 |
14.4 |
|
|
|
3.毛利率(%)
2019 Q2 |
2018 |
2017 |
2016 |
2015 |
2014 |
32.78 |
29.49 |
36 |
37.74 |
39.11 |
38.68 |
2013 |
|
|
|
|
|
36.0 |
|
|
|
|
|
- 營收仍保持穩定上升,但主要是毛利率與營業利益明顯減少,這要持續觀察,保守應對。
(d)股東分布
張數 |
<10張 |
50~100張 |
100~400張 |
400~800張 |
800~1000張 |
>1000張 |
比例 |
16.73 |
11.51 |
17.59 |
6.77 |
8.11 |
24.04 |
人數 |
12353 |
53 |
29 |
4 |
3 |
4 |
- 股權分散度較平均,少於10張的人高達一萬餘人,佔有16%的股權,這對於股價的波動可能會稍微高一些。
(e)歷年高低點
- 上述為歷年的股價圖,兩條黑線分別為40與30,可見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此範圍內。
- 最近因為上述毛利問題,股價破底,且持續新低中。歷史低點為21.2。
(f)綜合評估:
當你選到一檔股票,有相當不錯的紀錄,但這兩年表現較差,面臨兩個抉擇,相信這是短暫衰退跟這只是開始。剛好這檔股票有這樣特性,因此利用它來分析。
在決定買入時,除了上述的評估外,大概還要考慮以下幾點:
其中擬答僅供參考
- 所投入金額與目的。
5萬~7.5萬間可利用資金,目的長期投資,5年以上,預計獲利率為3~5%。
你的金額就不能太多。
- 停損與最大損失。
此股票雖有不錯的歷史,但最近有通過高原期的狀態,停損設定採取數方式並行,有一達成,則停損,一:公司連續2~3年的現金只有配一元或以下,二:毛利率降至25%以下,三:上述總和損失達2萬。
- 停利與持有
假設價位保持於25元左右買進,則持續放置,每年領股息股利,未來只能保守給一元,則殖利率約4%。
如果連續現金配0.8~1.1元間,且殖利率約4%以上,可重新評估買進。但最大金額就是10~12.5萬間的閒錢。
那如果回到2017年情況或CRO事業體成功,那自然是挖到金礦,就放著吧!!
所以這類型的投資抉擇,正方為其未來仍會好轉,則自然有買進的價值,但反方就是,未來持續衰退或只能維持目前現況,則其價值就會持續修正,直到接近其真實值。
所以從投機角度,則可觀察業績與盈餘,則短進短出,業績公布前觀查買進的力道,假設業績當月不差,大概會有幾天的反彈,即可賣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