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上由於硝基和胺基衍生物所產生皮膚炎。
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6, 59-63,1979 SHIRO NANIWA 日本山口大學
簡單介紹本文獻的內容:
接觸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,可由各種環境物質誘導,本文獻報告一家化工廠的幾名員工偶爾患有急性皮膚炎,至少一名員工的皮膚病變被懷疑是由於工廠使用的化學物質引起。本報告涉及所有員工的大規模檢查結果。
化合物包含以下para-nitrophenol (PNP),para-aminophenol (PAP),2-amino-4-chlorophenol (ACP),paradichloronitrobenzene (PDCNB)及3'chlorodiphenylamine-2-carboxylic acid (CDPACA)。
貼布測試
貼布測試中,5種化合物分別溶於凡士林中,濃度為1.0%,0.5%和0.1%,並用ok蹦貼在背部48小時,當取下測試物後,20分鐘觀察皮膚反應,0表示無反應,1 +為紅斑,2 +水腫性紅斑和3+血清腫與水腫性紅斑。
除上述實驗,另進行挑戰測試,滴0.1ml丙酮溶液含0.1%DNCB,在每個人前臂上,滴加後48小時觀察過敏現象。
結果如表
藥品 |
ACP |
ACP |
ACP |
PAP |
PAP |
PAP |
濃度 |
1.0% |
0.5% |
0.1% |
1.0% |
0.5% |
0.1% |
過敏人數 |
15 |
15 |
10 |
9 |
6 |
1 |
藥品 |
CDPACA |
CDPACA |
CDPACA |
PDCNB |
PDCNB |
PDCNB |
濃度 |
1.0% |
0.5% |
0.1% |
1.0% |
0.5% |
0.1% |
過敏人數 |
0 |
2 |
2 |
9 |
6 |
3 |
藥品 |
PNP |
PNP |
PNP |
濃度 |
1.0% |
0.5% |
0.1% |
過敏人數 |
2 |
2 |
1 |
可發現ACP所造成的過敏現象最明顯,PAP與PDCNB次之。而DNCB的測試並無異常發生。
皮膚科檢查:結果顯示4例(3號,6號,8號和14號)患有手和頸部接觸性皮炎。 31名員工中有45%有過去的皮膚病史,其中約64%分佈在面部,頸部和上肢等暴露部位。
共有10例患者對貼布測試的3種濃度均顯示陽性反應,因此被認為有超敏反應,化合物:ACP 7例(第2、6、11、19、22、24和25號),PAP 1例(第14號),PDCNB 2例(第2和7號)。這10位患者有一半先前曾經歷過皮膚病變的病史(第6、14、19、22和24號),7例ACP陽性病例中有5例(第2、6、11、19和25號)曾多次直接暴露於ACP下,這表明其敏感來源。
本文獻簡單彙整工廠員工大量接觸上述化合物的過敏情況,化合物ACP出現的比例最高,PDCNB次之,PAP再次之。代表公司員工如有接觸到類似化合物,且有明顯過敏反應,應遠離過敏源的相關工作,如一定會接觸,則首先考慮工程控制,是否可在良好抽氣環境,最後個人應備穿適當防護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