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科:基礎毒理,包含毒性化學物質與環境概論(20題)、毒性化學物質性質與危害特性(30題)。
採用條列式方式,適合考前2~3天衝刺,看完一定可以70分。
毒性化學物質與環境概論:
嗅覺閾值:人體鼻子可以聞到異味之最低嗅覺濃度。
致癌性物質代表沒有閾值 (No Threshold),只要有任何劑量存在,即便微乎其微也有不良效應。
非致癌性物質代表有閾值 (With Threshold),物質在某種劑量是可接受的安全值。要超過某範圍才會有危害。
化學物質的嗅覺閾值與勞工恕限值關係:
A 類-嗅覺閾值與恕限值相似。
B 類-嗅覺閾值是恕限值的 2~10 倍,氯仿。
C 類-嗅覺閾值≧恕限值 10 倍,光氣。
風險(Risk) = 化學物質危害影響 (Consequence) X 其發生機率 (Probability) 兩項因子。
毒性化學物質風險評估流程步驟:包含風險(危害)鑑定、毒性評估、暴露評估及風險評估。
風險鑑定:是定性風險評估,收集該物質及其衍生物與代謝物相關化學、生物健康危害資料。
毒性評估:利用劑量-效應曲線評估化學物質之毒性效應,以高劑量動物實驗資料為基礎,結合流行病學,外推該化學物質於低劑量暴露時的風險特性。
暴露評估:實地測量暴露族群之暴露量,藉此瞭解長期暴露可能造成的風險範圍。
風險評估:彙總危害性鑑定、毒性評估及暴露評估所得之結果。
放射性物質的風險危害太大,操作元件的失誤機率,反而是風險管理要件。
化學物質的風險,著重於危害影響因子。(考古題)。
勞工恕限值(TLV):勞工在工作環境濃度中,終其一生(通常35年)暴露,不會造成身體健康危害之時量平均恕限濃度。
TLV-STEL:員工15分鐘短期暴露(1 天可有4次),不會造成身體健康危害之時量平均恕限濃度,毒災界定溫區與冷區範圍。
TLC-C:任何時間均不能超過之最高暴露恕限濃度,例如鹽酸為5ppm。
ERPG:緊急應變濃度。
ERPG-1:1小時內,不會有不適的最大濃度。
ERPG-2:1小時內,不會有無法恢復傷害的最大濃度,毒災使用ERPG-2濃度,界定熱區範圍。
ERPG-3:1小時內,不會有生命危險的最大濃度。
毒化物質可分為 4 類:
第一類,難分解物。第二類,慢毒性物質:有致腫瘤性。第三類,急毒性物質。第四類,疑似毒化物。
亨利常數 (Henry’s Law Constant, K H ) 化合物在氣相與液相的濃度分布比例。
KH值愈小 (10-7~10-5, atm-m3/mol),表示該化合物揮發性愈低,愈容易存在於液相中;反之,當KH值愈大(>10-3) 該化合物具有高揮發性。
辛醇/水分布係數,Kow (Octanol/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);Kow 是化學物質存在於非極性溶劑與極性溶劑之比例常數,也常用以表示化合物在有機體貯存的難易程度。
高 Kow 表示化學物質容易累積於生物相,親脂性高(如脂肪組織)。例如:Kow>10000,表示具疏水性或親脂性,擁有較大的生物累積作用;而 Kow<10,該物質屬於親水性,易溶解於水中,甚少累積於生物體內。
辛醇/水分布係數的概念一定要懂,當比值高,就是容易生物累積,比值低,就不會累積在生物中。
必考3~4題。
綠牡蠣因累積大量銅離子,而變綠,超過500ppm。
稻米累積鎘濃度超過 1.0 ppm 以上。
米糠油處理過程中,熱媒中含有的多氯聯苯(PCBs)污染油品。
氯氣:1000ppm可致命;500ppm吸入30分也會死。
有害空氣污染物 (HAPs),若以致癌性區分 (屬毒管法第二類毒性物質)可分為哪些類別?
A 類-已知人體致癌物。
B 類-可能為人體致癌物。
C 類-非致癌物。 注意是:有害空氣汙染物的分類。
ERPG-2為界定濃度推估緊急應變-熱區範圍大小。
波帕工安事件:異氰酸甲酯 (Methyl Isocyanate)洩漏。
急毒性實驗目的:決定藥物的半數致死劑量 (LD 50) 或半數致死濃度 (LC 50)。
LD50分類:超級毒:小於5mg/kg 戴奧辛;劇毒5~50;強毒50~500;低毒500~5000。(每次差一個數量級)也是必考。
急毒性:更重要是紀錄中毒症狀發生的時間,跟程度,了解那些生理系統受影響。一般觀察14天。
亞慢毒性:訂定無作用最高劑量 (No-Observable Effect Level, NOEL),NOEL的定義為化學物質不會造成可測量毒害的最高劑量,投藥90天鼠;狗6個月或1~2年。
慢毒性:也是訂定NOEL值,從NOEL值除以安全係數,可推出每日可攝量(ADI)。
一般的劑量是最大容許劑量(MTD)、0.25MTD、0.125MTD。
致腫瘤性:劑量根據亞慢毒性實驗跟新陳代謝實驗,一般取MTD或0.5MTD,有時再加0.25MTD。
毒性化學物質的脂溶性或脂質(常以辛醇/水分配係數)可推測是否會在生物體累積;或可由生物濃縮因子(Bioconcentration Factor, BCF)指標判定化學物質在生物體中的累積效應。
第一類毒化物的篩選:例如多氯聯苯、DDT、四氯化碳、汞。
不易分解性:
空氣中之半生期大於或等於 5 日。
地面水中之半生期大於或等於 180 日。
土壤中之半生期大於或等於 180 日。
生物濃縮性:
生物濃縮因子(BCF)大於或等於 500。
辛醇-水分布係數之對數值(log Kow)大於或等於 3。
第二類毒化物的篩選:例如氯乙烯、鎘
(IARC) 分類為1、2A或依歐盟分類為1者;致突變性依歐盟分類為1者;生殖毒性(包括致畸胎性及生殖能力受損)依歐盟分類為1、2 者。
第三類毒化物的篩選:例如氟、光氣。
- 哺乳動物急毒性:
食入之半數致死劑量 (LD 50 ) 小於或等於每公斤 25 毫克。
皮膚接觸之半數致死劑量 (LD 50 ) 小於或等於每公斤 50毫克。
吸入之半數致死濃度 (LC 50 ) 小於或等於每立方公尺250 毫克。
- 生態急毒性:
魚類之半數致死濃度 (LC 50 ) 小於或等於每公升 1 毫克。
水蚤之半數致效應濃度 (EC 50 ) 小於或等於每公升 1 毫克。
上述三類的分類,要背必考3~4題,有哪些化合物屬之,要有印象,必考1~2題。
風險評估過程一般有4 大步驟。
- 危害辨識。 (2) 劑量反應評估。 (3) 暴露評估。 (4) 風險特徵描述。
毒化物產生之非致癌效應,是假定具有閾值的機制 (Threshold Effect),而推導出「參考劑量 (Reference Dose, RfD)」,參考劑量的定義為何?
估計人類族群每天的暴露,此暴露在一生之中可能不會造成可察覺到有害健康效應的風險。
評估參考劑量時常參考動物實驗得到之安全值再乘以某ㄧ「安全係數(Safety Factor)」,而安全係數需考哪些因素?
(1) 實驗動物與人對化學物質敏感性之差異。
(2) 人類族群中,個體對化學物質具不同之敏感性。
(3) 由少數實驗動物結果推論到人類大眾暴露相同化學物質。
毒化物的致癌強度,可以一生平均的攝取量與癌症增加的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常數,以斜率因子 (Slope Factor) 表示。
氯乙烯:肝臟血管肉瘤(一種肝癌)。
4-胺基聯苯、2-萘胺、聯苯胺:膀胱癌。
鎘:嚴重之骨質疏鬆、痛痛病、前列腺癌、腎癌。台灣化工廠沒有處理,直接排放導致米汙染。
汞:水俣病,有機汞化合物 (R-Hg)極易為生物體吸收,影響中樞神經系統;無機汞造成腎臟受損。
三氧化二砷:砒霜,烏腳病,三價砷較五價砷毒。
三氧化鉻:鼻中膈潰瘍、穿孔。
石綿:肺癌及間皮瘤。
苯:白血癌。
甲醛:50~100ppm會嚴重傷害,眼睛10ppm淚流不止。
那些化合物會產生什麼病,必考4~5題,常見的一定要會,有空在看其他的。
中毒第一原則:鎮定自己,避免本身也被汙染。
何種情況不可催吐?
- 患者神智不清。 (2) 服入為強酸、強鹼性物質。 (3) 石油及石油製劑。
眼瞼睜開,由眼角內向外沖洗10~15分鐘以上。
協助患者以屈膝半側臥姿勢。
血液透析:血液透析對小分子毒物及在血液中能維持高濃度之毒物才有用。
血液灌注:血液灌注與血液透析之原理基本上一致,只是透析裝置換成了含有活性碳及樹脂之裝置,因而可去除血中與蛋白質結合成或脂溶性高之毒物。
解毒劑:必考2~4題。
一氧化碳:用氧氣。 乙二醇、甲醇:用乙醇。 溴化物:用氯化鈉。HF:用葡萄糖酸鈣。氰化物:用亞硝酸鈉、硫代硫酸鈉。
預計要拿85分以上的,可繼續往下閱讀。
半數有效劑量ED50,使50%對物產生反應所需之劑量。
毒化物的掛介質傳輸,有幾種計算公式,常用的為逸能模式。(考古題)。
致畸胎性:一般用鼠20隻,兔12隻。必須在胚胎時的器官發育期給藥,鼠孕後6~15天,兔孕後6~18天,結束時間:鼠20天,兔29天。
正反應藥物6-Aminonicotinamide,鼠用250mg /kg,兔用2.5mg/kg。
且除畸胎外,也要觀察懷孕率降低、胎數減少、胎兒存活率、畸型程度。
體外測試實驗,一般用以下四種:
沙門氏桿菌回復突變測試法(Ames Test)、枯草桿菌重組分析法(Rec Assay)、倉鼠細胞姊妹染色體交換試驗(SCE)、鼷鼠骨髓細胞之小核測試法。
二氯甲醚:肺癌、喉癌。
五氯酚:1mg/m3鼻咽疼痛、打噴嚏;0.3 mg/m3鼻子會有刺激。
三氯甲烷即是氯仿 (Chloroform),會代謝成光氣。
四氯乙烯:禁止修正液中溶劑、簽字筆墨水溶劑。
氯:0.2~2ppm鼻刺激;1.0~2ppm明顯刺激;15~60ppm嚴重傷害呼吸道。
祝大家都可合格。
如對於考試仍無把握,可參考以下彙整之筆記與考古題。
留言列表